不想去、啃手指、被惩罚,宝宝幼儿园难题怎么破?

本文已影响2.97W人 

也许孩子出现的“打人”“抢玩具”“大声哭闹”的现象被很多人误解,别人根本无法体会到作为妈妈心理上微妙的变化……

在孩子需要的时候陪伴在他们身边,这真的很不容易!(下方是我总结了幼儿园时期孩子的三个常见案例,希望可以帮助到因此焦虑的父母们)

不想去、啃手指、被惩罚,宝宝幼儿园难题怎么破?

1、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

不想去、啃手指、被惩罚,宝宝幼儿园难题怎么破? 第2张
我叫毛毛,今年3岁半,我特别不喜欢去幼儿园,要是每天生病就好了,这样就不用去幼儿园了。妈妈每次问我为什么不想去的时候,我告诉她,是因为我吃饭很慢,老师和小朋友都催我快一点,让我加油,我很不喜欢这样。妈妈知道后,也教我怎么吃得更快的方法,可我一点都不想学,我觉得老师一点都不喜欢我,她喜欢森森更多一些。森森是我们班的模范生,他4岁了,做什么游戏都特别快,完成的也好,老师总拿他当示范。而这一切,我不敢告诉妈妈,因为妈妈每天都问我:“今天吃饭快不快啊?”“老师有没有说你啊?”“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啊?”我越来越不想去幼儿园了。

正确的打开方式孩子上幼儿园的目的其实不是为了更多地学习知识,也不是为了跟其他小朋友产生行为上的竞争,而是为了更好玩儿、跟小朋友产生更多互动的乐趣。如果孩子的这种需要没有得到合理和充分的满足,那么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快乐可言。因此孩子会失去上幼儿园的动力,甚至就会发展成不愿意或者害怕上幼儿园。那么作为家长可以有一些措施和方法。

首先家长需要向小孩子多讲幼儿园的一些好玩的地方、有趣地方。可以暗示给孩子:“老师像妈妈一样那么喜欢你”、“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你都可以告诉老师”。家长也可以告诉孩子:“幼儿园里有很多小朋友,你们会在一起玩游戏、会讲故事唱歌。”,让孩子对幼儿园和老师产生一些好的印象并产生向往和期待。另外家长不能用一些负面的语言来吓唬孩子。比如——“你如果不听话我就把你送去幼儿园”、“你要再调皮我就告诉你的老师,让老师收拾你”等等。这样的话孩子会把幼儿园和老师看作是恐惧的对象,会拒绝去幼儿园。

要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引导。比如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家长不要问孩子一些消极和负面的问题——“在幼儿园里老师有没有批评你”、“今天有人欺负你”,这些负面的信息只会强化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和害怕。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家长可以多跟孩子聊一聊幼儿园里的朋友,比如—— “今天跟你玩儿的怎么样?”、“老师见到你是不是特别开心?”、“今天你有没有结交一些新的小朋友?”、“老师看起来很喜欢你”,这些话语会让孩子对老师、对幼儿园、对小朋友产生好感。甚至也可以多问一些有积极的引导性的问题:“今天幼儿园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今天有没有玩新的游戏啊?”这些积极的交流可以让孩子看到幼儿园也有很多积极的地方。另外,妈妈在孩子入园之前也可以适当的带孩子去幼儿园参观,去熟悉那里的环境。刚开始入园的时候,也可以允许孩子带上一两件他平时最喜欢玩的玩具、或者是孩子平时最喜欢的东西在身边,来帮助孩子度过一个适应期。

给新入园之前的妈妈一些建议:孩子入园之前最好能够培养孩子独立吃饭、自己上厕所、穿衣服、系鞋带、穿鞋子等等这些生活上的细节小事,让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甚至妈妈也可以教给会给孩子一些寻求帮助的语言比如说——“老师我想尿尿”、“老师我想大便”、“老师我渴了”、“老师小朋友抢我的东西”、“老师他打我”、“老师我需要帮助”等等。可以通过反复的模拟练习,让孩子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想法。这样也可以缓解孩子因为离开家人而不能寻求帮助时产生的心理压力。

2、离不开的“拇指兄弟”

不想去、啃手指、被惩罚,宝宝幼儿园难题怎么破? 第3张

我叫元宝,今年3岁。我已经上幼儿园了,刚开始去幼儿园的时候,我很不愿意,因为有很多东西是我不会的:吃饭、穿鞋子、做游戏……看到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得很开心,我多想也和他们一样啊,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办。每当这时,我的好朋友“拇指兄弟”会陪着我,每当我吃手时仿佛就像是在吃妈妈的乳头,这能让我感到安全。开始的时候妈妈当作没看见,后来我吃得越来越频繁了,每次心里紧张、不开心的时候,都想吃会儿,这种感觉就像回到了妈妈的怀抱一样那么踏实。今天我又吃手了,奶奶看见了,她大声的说我没羞,妈妈说以后不许我再吃手了,我觉得委屈极了。

正确的打开方式

造成幼儿吸吮手指、恋物等行为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孩子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孩子此类心理行为的问题,就要努力找到引起孩子内心紧张和不安的因素,然后消除这些因素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孩子吸吮手指、恋物其实都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缺乏安全感。由于有心理压力和缺乏安全感而出现的行为问题除了吸吮手指、恋物之外,可能还会有咬嘴唇、咬指甲、或者是吃衣角、粘人、撕衣服、拔头发等等。对于孩子由于内心紧张不安而出现的此类心理问题要正确应对,打骂、惩罚、责怪,威胁孩子都会强化孩子行为的发生,会导致孩子产生其他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另外造成孩子内心紧张和不安的因素也有家庭和环境方面的原因。比如说父母关系不和、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冷战;环境突然变化包括刚刚去幼儿园、搬家、或是中途更换抚养人、或是家中的亲人突然去世。同时也与教养方式有关,比如说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或者是有过高的期望、父母工作忙很少和孩子有娱乐沟通的交流时间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孩子的心理不同程度的紧张和不安。所以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的时候,家长应该从以上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一下到底是哪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孩子内心的不安,然后再试图消除这些紧张源,让孩子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当中成长。

我们不能强行地禁止孩子吃手、黏人、恋物等行为。因为禁止只能从表面上消除这些行为问题,并不能减轻孩子内心的紧张,更不会去消除他内心的不安。相反还有可能会强化孩子的心理负担、会产生其他替代性的心理行为问题。比如说孩子吃手的行为消失了,但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孩子开始咬嘴唇或者吃指甲了,甚至开始揪头发了,而且发生的频率可能会比原来更高。这是因为这些心理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孩子内心的紧张和不安,所以他们戒不掉。

因此父母不要过度的长按孩子吃手、黏人、恋物等因心理紧张不安而产生的行为。因为过度的长按反而会增加孩子内心的紧张与不安,从而导致他心理行为问题出现的频率提高。

3、老师罚我,我根本不在乎

不想去、啃手指、被惩罚,宝宝幼儿园难题怎么破? 第4张

我叫乐乐,今年4岁,我胆子比较小、长相一般、学东西很慢,这些是奶奶跟邻居的阿姨们聊天时说的,你们也可以叫我笨笨,因为奶奶就经常这么叫我。我平时跟爷爷和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每周才来看我一次,虽然我知道他们也很无奈,可我感觉总有点儿失落。我喜欢去幼儿园,因为有好多小朋友和老师可以陪我玩,但是上课时有好多规定,不让说话、不让乱跑,但是每次在我做鬼脸、乱跑乱跳时,老师总会第一个注意到我,虽然她会批评我,但至少她会看我、能跟我说话,这让我很开心。昨天我在课堂上又做鬼脸了,老师罚我站,我根本不在乎,甚至我还觉得很开心呢!

正确的打开方式

每当孩子有一些不良行为出现的时候,我们要考虑我们的应对方式。惩罚有可能也会变成强化孩子不良心理行为的一个强化物。所以在弄清孩子不良行为问题之前,要先弄清孩子的心态和需要,否则惩罚只是会让孩子享受惩罚所带来的快乐。

孩子刚开始出现某种不良行为时,作为父母首先应选择的应该是观察。比如孩子在什么时候会出现的这种不良行为?要考虑下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年龄段。

在上述案例中,这个孩子的父母经常不在身边,但是他又非常渴望他的父母能够给他安全感给他回应,让他感觉自己不被抛弃、让他感觉自己仍然是一个好孩子,仍然是一个值得父母爱的孩子。但是由于跟爷爷奶奶长期居住在一起,而且又会得到很多爷爷奶奶负面的一些语言和不认同,那么就造成孩子内在的自我认同——我很一般,又没什么特长。他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被人忽视的孩子。而老师惩罚批评他的这个行为正好满足了他被人长按的心理需要。

当孩子通过父母的批评指责和惩罚而得到更多的快感时,我们要考虑孩子平时所需要的其实就是父母对他的长按。如果父母能够与孩子有更及时的交流与互动,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被支持的,那么孩子可能就不需要用一些对抗性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比如孩子在做错事的时候,父母如果能够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引导他应该怎么做,这个效果要比惩罚他、大声批评他要好得多。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