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这事儿, 还是「男女有别」点好

本文已影响2.76W人 

很多人对男(女)校的印象来自电影或文学作品,性别单一、管理严格、墨守陈规、严禁与异性接触,修道院一般的苛刻。

若是这些学校存在几百年前的社会风气保守时,可以理解;而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男女交往明明是很正常的事,青春期的男女正常社交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什么还有许多人愿意选择男(女)子学校,而不是混校?

其实早就改革了,许多男校附近就有一所女子学校或合作院校。比如贝克汉姆的儿子就读的哈博戴斯阿斯克男校, 旁边就是哈博戴斯阿斯克女校。 哈博戴斯集团旗下的私立寄宿男校蒙默斯男校和蒙默斯女校距离不过步行5分钟。谢伯恩男校旁边是谢伯恩女校等等。

孩子们在一起开展各种联谊活动,有时在一起吃午饭,听讲座。每年的大型演出,通常需要男校和女校一起通力合作。

教育这事儿, 还是「男女有别」点好

所以说,男女校的家长们对孩子们青春期的社交、异性相处问题根本不要担心。完全有正常的和充分异性交往空间。而且做的非常好,往往举止得体、大方礼貌。男生绅士风度,女生淑女雅姿。

那为什么他们宁可大费周折的建两所学校,而不是干脆混校呢?为什么伊顿类的顶级名校不改为混校呢?

还是因为男女有别。此「别」是性格特点、生长发育、身体素质的差异。而不是封建道德、男女授受不亲。无论我们如何强调「男女平等」,可是性别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男女分校是建立在充分尊重男女性别差异、教育需求不同上的结果。

在孩子一岁起,我就注意到男孩和女孩有明显的不同。我们一起逛公园,女孩喜欢花和风景,而男孩只对汽车、船一类会动的东西感兴趣。女孩更愿意跟别人互动,积极回应,而男孩常常充耳不闻,即使你大声喊他,他也常常听不见。(这里说的是大多数的情况)

根据教育者大量的观察,可以发现男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显著差异。

教育这事儿, 还是「男女有别」点好 第2张

儿童期差异

1、女孩在沟通和情感上发育更早。女孩可能在2岁半就可以用语言、眼神、肢体正确表达依恋、愤怒、伤心等不同的情绪。而男孩明显滞后,无论是生气、焦虑、依恋都只会喊叫、大哭,甚至拳脚攻击。

99%的女孩在3岁时就会沟通,而男孩差不多要到4岁才能达到同一水平。

2、女孩更安静,男孩更活泼。比如说,在读绘本的时候,女孩会安静的坐在一边听,而男孩可能会东张西望,自玩自的。你问他绘本讲了什么,女孩会清晰的复述,而男孩会答非所问。但是过一段时间,遇见相似的场景,男孩又突然冒出来绘本中的句子。我才知道他听了,并且记住了。

3、女孩更早学会写字,男孩则要更慢才能学会精细的运动控制力,从而握笔写字。

我们的教育系统非常看重读写能力。而男孩女孩在幼年时期的能力差异使男孩处在不利的位置。一项英国读写能力调查发现,在76%学校中,男孩成绩不及女孩。

近年来关于女孩成绩更优异的说法甚嚣尘上,从各高校录取性别比来看,女生开始反超男生,而且女孩占比例越来越高。

不得不承认,女孩们在课堂上更专注,也更擅长读写和应试。身为一名母亲,我担心在现行教育制度和混校里,男孩的成绩和信心都要面临被女生碾压的可能。

不仅是中国,去年英国教育部调查发现,男孩刚开始入学读书时,在写作和数学上要落后于同班女生。

教育这事儿, 还是「男女有别」点好 第3张

青春期差异

到了青春期,性别上的差异更明显:

1、男孩对环境的变化反应更快,更适合体力活动;女孩好静,善于倾听。

2、男孩倾向于先行动,再思考,这点与女孩相反,喜欢考虑周全后再做回答。所以很多学校正在下功夫培养男孩的思考能力, 鼓励女孩的行动力。

3、甚至研究还指出,女孩喜欢教室温度偏暖,而男孩倾向于偏凉的温度。

这些差异与性别平等及尊重无关。就像现在的玩具市场上,中性的玩具越来越多,好让女孩不再只有布娃娃和粉色玩具,男孩也不只有枪和汽车。人们说,要让玩具回归本质,平等对待男孩女孩。

这种理念没错,到了教育领域我们也一味强调男女平等、男女生采用一样的教学方式,真的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吗?

在更重视读写的教育体制里,面对女性的天然优势会让男生感到不安,甚至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而更利于男生发展的体育运动、机械操作往往得不到充分发展。

男生在青春期会希望得到异性关注,会做些小动作来试图吸引女生注意,比如在课堂上不经过思考就举手,爱出风头等等,这些无疑会分散学习和注意力。

对于女生来说,到了青春期,会变得更加敏感。在异性面前会担心自己出丑而不敢表现自己。或者过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关注「暗恋」对象而走神等等。

在学习上,有的人认为女生「数理化」不如男生,这也会导致女生自我认知偏低,不自信。

教育这事儿, 还是「男女有别」点好 第4张

而男女分校的制度里,学校会针对男女生性别的不同设计课程。

男子学校开设大量运动课程,帮助男孩释放过剩的精力、增加身体素质、提高竞争力、满足他们的求胜心。大量的运动也有利于男生冷静头脑,在学习时变得更加安静和专注。

曾经在男校读书的人则表示:「觉得没有女生在场,意味着男生没那么多机会显摆,也不会因为青春期的躁动而分神。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快,到了六年级,大家不再把我们当成小孩,而是当成男青年对待。」

女校的课程里,更偏重舞蹈、烹饪、陶艺、服装设计等科目。男女分开教育还有助于摆脱性别偏见。女孩不再感到有压力,必须与男孩在数学、理科等传统上带有“男性”标签的学科与他们一比高下。她们通常会更有自信,更敢于竞争和表现自己。

同理,男孩也可以追求传统上被认为更适合女性的人文学科。

当然,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归类于“典型的男孩”或者“典型的女孩”,不过每个老师都明白,要对几十个学生因材施教可不容易。如果能根据学生性别行为特征善加引导,就可以打造一个更欢乐、学习效率更高的班级。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无论选择混校教育或是单一性别教育,都要符合孩子的特点。只有在真正了解混校和单一性别学校的区别之后, 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做出的选择才是正确的选择。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